☆、摄制团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那天, 她正走出农场的大门, 想要去超市里面买点东西, 结果就看到两辆汽车驶了过来。

    从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六七个人, 有男有女,其中只有一个中国面孔, 其他的人,一看就是非我族类, 全部叽哩咕噜地说着口音浓重的英语。

    他们有的扛着摄像机, 有的拿着话筒,还有的带着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仪器。

    从机器上面的台标来看,则是国外某著名电视台的。

    贺清扬读大学的时候,老是用他们台的纪录片来练习英语听力,所以一看就认出来了。

    然而,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若狂, 而是:卧槽, 搞得还挺正式的,这些人是真的假的?

    该不会是什么坑蒙拐骗的新招数吧?

    不过那都是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现在的重点是:怎么跟他们交流呢?

    放眼整个农场, 稍微会几句英文的,就是她自己了。

    问题是她的水平也就是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读写尚可,听说就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口语,属于说一句想半天的状态。

    这种情况之下, 实在是担任不了中外交流的重大职责。

    她正在纠结,那个中国面孔站了出来,走到她面前:“请问,你是这家农场的老板吗?”

    “是啊。你是……”

    “哦,我姓潘,你可以叫我peter。”

    贺清扬伸手,“彼得潘先生,你好,欢迎光临。”

    那人一边与她握手,一边笑道:“我有一个前同事,叫做托马斯杨,他之前来过你的农场。你还记得吧?”

    贺清扬忙道:“记得啊,当然记得。”

    就算记不得,也要说记得嘛。

    彼得潘道:“是这样的,我们电视台想要拍一部和农场有关的纪录片,主题内容就是“世界上最值得一去的十大农场”。托马斯杨知道之后,强烈推荐了你的农场。他本来是想亲自过来的,但是临时有事,来不了了,所以由我来代替。哦,对了,关于我们电视台,不用我介绍,你应该熟悉吧?”

    他边说边指了指台标。

    “当然,大名如雷贯耳。”

    “这是我们的证件,你也可以看看。”彼得潘仿佛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一样。

    贺清扬扫了几眼,也不好意思拿在手上看太久,便递了回去,道:“那你们随便转,随便拍哈。我出去买点东西。”

    说完,她就想走了。

    没办法,她得去采购中午的食材。

    为了保证蔬菜肉类的新鲜,一般来说,当天所用的食材都是当天早上购买的,而且要自己亲自挑选,才能保证质量。

    彼得潘愣了一下,大概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热情的农场主人。

    等到她走出几步了,他才反应过来:“哎,老板,我说,我们先来沟通一下拍摄的流程,行不行?”

    贺清扬看了看时间,可以晚点再去,便道:“行啊。你们说,我一定合作。”

    彼得潘道:“首先,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农场呢?”

    贺清扬想了想,问道:“具体介绍哪些方面呢?”

    “就是你的农场特色啊什么的。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拟定拍摄计划啊。”

    贺清扬心想,特色这种东西,肯定是不能讲给你听的,便简单说道:“我的农场呢,目前为止,主要提供吃饭住宿采摘水果这三项服务,如果员工的心情好呢,可以附送一下魔术表演。”

    彼得潘等了一会儿,见她没有其他话说了,讶然道:“就这些?”

    “是啊。”

    “……能再详细一点吗?”

    贺清扬挠了挠头,“要怎么个详细法呢?”

    “比如,各个项目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贺清扬想了一想,实事求是地说:“住宿方面,最大的优点是,客人们一定会感到很舒服。而吃饭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人提供最美味的食物。至于采摘水果,当然是又新鲜又好吃。魔术表演啥的,最大的优势,我想就是让人看不出破绽来吧。”

    彼得潘极其无语。

    说了跟没说一样。

    更何况,哪一家经营酒店餐饮行业的,不是这么说的。

    难道有人会觉得自己提供的房间不够舒服,饭菜不够美味么?

    他扭头,和身侧的外国工作人员叽里咕噜讲了一通。

    他们的语速极快,口音又重,以贺清扬这种大学英语六级的听力,只能听懂个别单词和短语,所以,具体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

    她郁闷不已,早知道有朝一日,她的农场会走向世界,当初就应该刻苦努力,好好提高一下听力水平的嘛。

    彼得潘沟通完毕之后,对贺清扬说:“老板啊,你刚才说的那些,特色不够鲜明啊。我们实在是不知道拍什么好。你瞧,什么住宿啊,吃饭啊,还有水果啊,都是其他地方也能提供的嘛。你们农场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竞争优势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