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被同眠(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享受完丰盛的早餐,张家人收了一下,打算告辞离开。

    于良吉让刘文喜准备了回礼,十斤花生米,带壳的那种。

    十斤大米,十斤白面,以及两只大鹅,四只小母鸡。

    还有两匹蜡染的纯棉线的蓝花布,用来做厚实的衣服正好,抗磨耐用,无论是做被子还是做衣服,都很适合农家人。

    东西是用箱子装好了放上车子的,还有一辆车子是给人乘坐的。

    “请保重身体。”将张家人送到了门口,于良吉亲自扶着了二老上了车。

    送走了张家人之后,于良吉关上门就进屋了,一家人都在等着他,看到大家的时候,一个没忍住,都笑了起来!

    张家人在的一天一夜里,家里人突然就消失了一样,跟大户人家一样的规矩,吃的东西也十分讲究,规矩也很大的架势。

    “你们做那么多东西,就不累吗?”笑完了,就坐在一起聊天上了。

    “累啊!”黄大厨笑着道:“但是累也要做,让他们知道,咱们家小少爷娇养着呢,普通人家可养活不了,趁早死心吧!”

    众人点头,他们就是这个意思,甚至连宋姑娘都露面充当了大丫鬟。

    “我那时的话不是应付他们。”于良吉笑完之后,就认真的看着刘文喜:“以后刘哥就当管家吧,刘嫂就是管家娘子了。”

    他考察了这夫妻俩很久了,发现夫妻俩都很有心胸,且不愚昧,还会看账本之类的,甚至刘文喜大概很熟悉一些高门大户的规矩。

    看着他给张家准备的回礼,比他们送的东西厚一分还回去,而送的东西也不是很夸张,都是些常用物品,更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让张家的人觉得是来打秋风的,所以他很满意。

    这一点,一般的人是考虑不到的,巴家关心牲口比关心人要多得多,黄家就知道围着锅台转,他想送黄家姐弟俩去学堂,结果孩子不乐意,大人说早就认识字了,读书就算了,学厨艺要紧。

    宋氏母女整天跟布料针线打交道,露面都少。

    只剩下刘家夫妻俩,还是可堪大任的。

    众人都同意,而且有个管家,一旦主家没人或者忙的时候,就有个请教做主的人了。

    “好了,今天把我俩的行李搬出宝宝的房间,从今天开始,宝宝单独睡觉。”于良吉又宣布了件事情。

    “小老爷,孩子有点小,这才七岁啊!”宝宝因为长得太小,看起来比同龄孩子脆弱,虽然现在补的很好了,但是比起同龄七岁能上山爬树下河摸鱼的孩童们,他看着就是个弱的,这让大家都很担心。

    而且宝宝从来没有爬过树,更没有滚成泥猴儿一样的回来,他一直都是乖乖牌。

    “这样,让巴甲跟他一起睡!”于良吉想了想,也怕孩子睡觉后身边没人,万一醒了怕黑怎么办?

    他还记得他刚过来的时候,宝宝睡觉都要点一盏昏黄的小灯。

    一直到现在,即便是住了新房子,于良吉和石宏大陪睡的时候,也是照旧点了一盏小灯。

    不如找个同伴陪着!

    巴甲就很好,小家伙壮实的好像一头小牛犊子,那小劲儿连于良吉都惊叹不已,现在就能开二石的弓了。

    “还有刘斌也过来!”刘斌就是刘文喜的双胞胎大儿子,女儿叫刘羽,取这两个名字,都是双字成名,意味着他们是双胞胎。

    林斌稳当,巴甲壮实,还是同学,跟于宝宝在一起玩儿的也好,这样孩子不孤单。

    “等到他们都十岁了,再分开睡!”于良吉也不想让小侄子太过依赖别人,所以定了十岁这个年龄让他们学会自立。

    众人都点头,表示听他的,这种当家做主的感觉,让小于举人很喜欢。张家人来了又离开,村里人都知道了,不过想到过节的时候,听说于家也派人去了张家,就能理解了。

    尽管于家的当家人是小于举人了,但是还有于宝宝呢!

    哪怕嫂子早就去了,大哥去年也驾鹤西归了,只要有于宝宝在,张家就还是于家的亲家。

    送走了张家人,日子回归了宁静,当天晚上,三个孩子就睡到了一起,于良吉亲自哄睡了三个娃儿,还留了一盏比较明亮的烛火,这才悄无声息的回到东屋。

    石宏大洗完澡后没有将头发梳起来,而是就那么披散着,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起来有些不羁,他正低头擦着一把宽匕首,匕首并不多么华丽,乍一看很普通,只有他的主人知道,这种百折钢的匕首有多锋利。

    数层的牛皮铠甲都能被刺穿,犹如刀切豆腐一样容易。

    “孩子们都睡了?”看到小于举人回来了,石宏大将匕首收了起来,他一般不在他面前出示这些“凶器”。

    “睡着了,希望今天晚上他们能好好的度过,以后就能半独立了。”于良吉笑了笑,很自然的脱鞋上了炕。

    火炕很大,上面一般都是空的,还有一排炕柜,剩下的是一个双人的厚实棉褥子,以及一大床大概是三人的被子。

    “这是谁的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