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隔山打牛的炮,牵着皇帝的鼻子走,叶大人真有这个本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叶老弟,”   “不对,该在这种时候,尊称您为叶大人才是。”   “是咱鲁莽了,你不要和咱一般见识!”   “......”   所有人的眼里,原本还余气未消的朱元璋,突然就不好意思的一笑,还向叶青道了歉。   对于朱元璋的这种突然服软的反应,沈婉儿和朱棣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虽然也为叶青高兴,但却没有了最初的惊骇之感。   毕竟,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而作为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徐达和王保保看着这一幕,也只是既高兴又欣慰的点了点头。   尤其是徐达,更是直接就看向应天府的方向,开始向马皇后汇报工作。   尽管他知道,他的皇后嫂子听不到他的汇报,但还是非常的诚心。   他们这些看戏的人虽然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但身为当事人的叶青,就反应很大了。   当然,他的表面也没什么太大的反应,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着极为强烈的反应。   “不是吧!”   “还能这样?”   “他夫人明明不在他身边啊!”   “就那糙老爷们儿徐达和抠脚大汉王保保,也有这个本事?”   “......”   想到这里,叶青也只是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笑嘻嘻的接受了面前‘郭老爷’的道歉。   与此同时,他也用似有埋怨的目光,偷偷的看向站在远处的徐达和王保保。   还真是不看气一半,看过之后就差点没给气死。   他们俩见他叶青看了过来,还在那里对他笑着比划哑语。   叶青看得懂他们的嘴型,也看得懂他们的肢体语言。   “不用谢,谁叫我是你哥呢?”   “自己下不为例就好,要不也请我们吃吃这‘九大碗’?”   “单身汉,晚上记得带我们当‘单身汉’哦!”   “......”   叶青是真不想读懂他们对自己说的哑语,真就是心脏病都差点读出来了。   还想吃‘九大碗’?   还想当‘单身汉’?   这不是什么难事,‘九大碗’必须要吃,吃完当‘单身汉’的时候,他也一定会通知徐妙锦和梅朵拉姆去接人!   想到这里,叶青也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二位好哥哥,坚定无比的点了点头。   “轰隆!”   突然连续炮响,就让所有人都把注意力从叶青的身上,转移到了炮弹的落点之上。   所有人的眼里,那用芦苇绑扎而成的假围墙,完好无损。   而这假围墙后面的石灰圆圈之内,却都冒起了滚滚黑烟,还都被炮弹炸出了不小的坑。   “真的做到了隔山打牛?”   “走,看看去!”   霎时间,所有人就都在朱元璋的号召下,向炮弹的落点而去。   就连沈婉儿和徐妙锦等女眷,也都在此刻表现得非常积极。   她们虽然是女眷,但也毕竟是将门之后。   再者说了,这所谓的‘步兵轻型迫击炮’对他们来说,也还算是一种新鲜玩意儿了。   唯有叶青看着这一幕,不以为意。   所谓的‘迫击炮’,其实就是‘虎蹲炮’的儿子。   在二战之时,这种迫击炮普遍装备于各国陆军部队。   ‘迫击炮’轻便的炮身,简单的安装,还有曲线的弹道,都非常适合以下打高的战役。   哪怕是城市里面,也很适合‘隔山打牛’!   相比于二战的迫击炮,这里的迫击炮还是相对落后一些,主要还是没有撞针体系的炮弹,还是用的点火开花炸弹。   在发射的准备时间上,就比不上二战时期的迫击炮。   可即便如此,这种超越虎蹲炮,落后于二战迫击炮的中间产物,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也是绝对的高精尖武器。   对大明是如此,即将被‘步兵轻型迫击炮’揍的安南四国来说,更是如此。   至于还处于半愚昧状态的欧洲诸国来说,那就更不用说了。   说这是天神赐予的神器,他们都绝对相信!   片刻之后,叶青就宣布验收合格,并要他们在十五天之内,量产一百门迫击炮,一万枚对应型号的炸弹。   由于时间紧迫,现在就要调集成都和重庆的炮兵,来这里学习‘步兵轻型迫击炮’的用法。   十五天之后,交付给军队,也直接出征开拔!   他们出发之后,他们也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再造三百门‘步兵轻型迫击炮’,三万枚对应型号的炮弹,并批次交付前线。   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测试了!   而最好的测试,就是真正的实战!   时光转瞬,十五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成都府的炮兵和重庆府的炮兵,学会之后,也各自领五十门‘步兵轻型迫击炮’和五千枚炸弹,往他们现在所在的会东县和泸州而去。   与此同时,朝廷大军的战报,也传了过来。   布政使衙门后衙的院子之内,   叶青和朱元璋他们几人,正在作战会议室里,看着沙盘和地图研究战略战术。   却在此时,暂代四川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的朱棣,就拿着战报跑了过来。   “好消息!”   “师父,爹,徐帅,王帅,好消息啊!”   “颍川侯带领沐英和蓝玉,刚抵达曲靖,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就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军队前去抵御。”   “沐英率领先锋军,冒着大雾前进,迅速到达曲靖!”   “我军的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   “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我军队就在另一岸列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