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风雪山神庙(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天旷漭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

    浩淼天地纳入眼眶,碧空湛蓝映青瞳仁,心间朦朦胧胧的美好愈发清晰地浮现。

    骆禾泪如珠帘,滚滚而下。

    “娘亲~”

    童音响起时,骆禾只觉额头一凉,眼皮沉沉,又昏睡过去。骆夫人探出身子,低唤一声“禾儿”,将儿子小小的身体呵护在怀中。

    赵荣知其病根已除,当下再点昏睡穴,助他平心静气。

    缕缕寒气还在沿着眉心伤口逸散,若是气血翻涌互相冲撞,恐有不妥。

    骆夫人的眼泪早已哭尽,此刻却又止不住泪流满面,女护卫送来巾帕早被打湿。

    她让护卫暂扶骆禾,起身朝青衣少年所在方向跪拜。

    再造之恩,说上千言万语也难以报答。

    赵荣抬手虚扶:“骆夫人不必如此,我本只是此间过客,是你出声叫停。”

    “这份缘法,是夫人结下的。”

    大慈寺僧众对小男孩的遭遇非常惋惜,也曾听本寺方丈方觉大师说过治好此疾何等艰难。

    没想到世间缘法如此奇妙。

    骆夫人千辛万苦寻到徐友直医师治骆禾伤病,未能如愿失落而回,谁能料想一过路客竟是当世奇人。

    此际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阿弥陀佛。”

    虚业、虚来、虚渭,虚显等大慈僧众再次双手礼佛,朝青衣少年欠身。

    赵荣也单手回敬,不失礼数。

    他又对骆夫人道:“骆禾的眼部经络常年淤堵,他看不见东西,但这些淤堵也叫他适应了长期的气血错穴,这是寻常武人求也求不得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话果然不错。”

    赵荣轻浅一笑:“如今他的眼部六穴皆被打通,往后眼力会有一个飞速成长期。”

    “这等条件正符合本门剑术。”

    旁观者一听,心态又发生变化。

    原本对这个骆禾这小娃娃,他们悯惜叹惋。

    此时闻言,无不艳羡。

    果然,又听青衣少年道:“日后若有让令郎习武的打算,可南下雁城,直报我的名号。”

    骆夫人也是心神一震,她方才已经见识到剑神手段,平日里见到的寻常武者难比万一。

    骆家家大业大,但此等人物,她别说是见,之前竟然孤陋寡闻,连听也没听过。

    当下赶忙帮孩儿应下这一大机缘:

    “禾儿蒙先生相救,这是还也还不完的恩德,又得先生垂青,更是他的造化。若他生出一丝练武之心,我这个为娘的也欢喜,立刻要将他送到雁城,拜在先生门下。”

    她的话音极为恭敬,但众人都听出雅意来。

    这位潇湘剑神并未说要收徒,只言拜入衡山,骆夫人却聪明,想让孩儿拜剑神为师。

    拜衡山与拜潇湘剑神,这可是两个概念啊。

    见过方才那一幕幕,众人心情极为澎湃。

    天下何其大,可放眼四方,实难寻第二人矣。

    让围观者羡慕的是.

    这位听了骆夫人的话,并没有出声拒绝。

    骆家护卫无不惊喜,心跳速度各都快上数拍。

    大慈寺的援手还在朝衢州赶,方生的毒性也压制了下去,经昨夜一战,周围的贼人们已经吓破胆,短期不敢再犯。

    院中还有不少伤者,路上要抬门板而行,脚程必然变慢。

    赵荣稍微打坐调息,便要先行告辞。

    骆夫人将那本徐祖师所编的《金针赋》送给他,又送一葫芦好酒,再从马车中请出一卷画轴一样的东西相赠。

    赵荣统统收下,没有推辞。

    巳时许,荒废的宅院外。

    阳光正美,青衣少年一腰束剑,另一边悬挂紫金葫芦。

    西风如歌,一人一马,踏碎霜寒,携一身剑气,过溪水塘圳,径自东行。

    若文先生在此,纵然挥毫染翰,也要叹天马脱羁,巧笔难画了。

    宅院前众人瞩目,各有所叹。

    少林神僧,早拂尘心,也要失神。

    昏睡的骆禾幽幽转醒,以手遮光,骆夫人将他带上马车,骆禾透过马车的帘幕缝隙朝外张望。

    他又要喊“大哥哥”,却被骆夫人纠正。

    “以后见了人,要喊先生。”

    “是。”

    骆禾乖巧应了一声,他眼中光彩更甚,闪烁着好奇之色。

    “娘亲,先生离开之前,有没有叫你转告。”

    骆夫人问:“转告什么?”

    “就是我之前问的剑神是什么样子的?”

    骆夫人笑着摇头:“傻孩子,哪用再转告。”

    “你不是已经见过了么。”

    ……

    佘呜銮魂留松涛亭第六十九日。

    绍兴,会稽山上。

    竹林小院中,数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